我看郭沫若名人雕塑

我从两个角度来谈郭沫若名人雕塑

讲到郭沫若名人雕塑,第一要从雕塑家的角度出发,雕塑创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雕塑艺术家的选择。

李象群做雕塑很有想法,雕塑的基本功对他来说不成问题。世纪坛在选择艺术家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名艺术家创作的雕塑完成后是个什么效果。铸铜郭沫若名人雕塑人物

世纪坛一旦选定了艺术家,就意味着对这名雕塑家以及他的创作风格的认同,那么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就应该尊重雕塑家的创作。

雕塑家在创作时对于所要表现的人物有他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对郭沫若名人雕塑的理解都会不同。比如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以及郭沫若本人的家属都会有自己的理解,雕塑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来进行创作委托方选定了艺术家,就说明委托方是认同艺术家的观点和创作风格的。

郭沫若名人雕塑第二从艺术表现、处理手法的角度来谈,象群选择长衫的表现手法比较符合文人的气质。

对眼镜的处理我个人比较赞赏。站在雕塑家的立场上,人物眼镜的处理没有什么问题。

摆放在世纪坛的郭沫若名人雕塑应该是艺术品而不是所谓的教科书范本,对于郭沫若形象的塑造,应该给人们展示一种文化人的形象,气质。

艺术家做这样的选择自有他的道理,是与他的艺术追求相近,用较少的语言来说话。

郭沫若名人雕塑下半身衣服的处理表现出作者较为丰富的想象力,郭沫若名人雕塑人物面部的刻画较为严谨,与下半身较为活脱、抒情的处理手法进行对比,呼应,加强雕塑的整体感,雕塑家选择这样处理镜的手法,是在严谨刻划中适当地加入了抒情,抽象的因素。
通常,雕塑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矛盾,人物肖像雕塑创作应尽量肖似于被表现的对象但要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就难免会偏向于艺术表现艺术处理这一边,世纪坛摆放的文化名人的肖像作品应该让社会上的人更进一步的了解艺术家在创作雕像时的构思和想法。
当前我国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的雕塑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来的艺术家可不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又怎么去实现?显然,艺术家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个性,艺术领域才能够发展才能够变得更丰富。
世纪坛作为郭沫若名人雕塑的委托方,我想他们的艺术委员会专家必须具备实力、权威性。

专家委员会筛选艺术家时需要谨慎。艺委会的表决评审不是在雕塑做完以后进行,而是在前期选定艺术家时行使否决权这就好比种树一样,选什么样的种子就决定了长出什么样的树,结什么样的果,这一点艺委会应当清楚当然,实际运作起来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前期操作时艺委会与雕塑家的磨合接触问题。李向群创作的世纪坛郭沫若名人雕塑

但是,艺术家与艺委会之间必须要有好的沟通。我想艺委会应根据备选雕塑家以前的作品,一贯的创作风格来评定、选定艺术家,此步工作对一件雕塑作品创作的成功与否起到90%的决定作用。艺委会评审选定了艺术家就是对他和他创作风格的认可,就应该信任雕塑家。
对于郭沫若名人雕塑,一件艺术作品出现争议是件好事,说明他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对于艺术品的评判,我想引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艺术家、专业圈的审美水平是高于社会大众的欣赏水平的,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引导、带动大众的欣赏水平给大家一个时间去看,去考虑,去接受。
对在做名人肖像时是否愿意接受家属的意见我举个例子,我们在创作西柏坡纪念馆伟人雕塑群像时,选取具有时代性的形象,为委托方所接受,领袖人物的象不是靠美化来塑造的。

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家属眼中的亲人往往会更漂亮,更具体。现实主义艺术要有直面现实的力量,打动观者不能俗,这是写实主义的灵魂。

总之,名人家属亲友的意见是要参考,但世纪坛的雕塑不再是一个“人”,应是属于全社会的一个公要满足广大观众的视觉心理和审美需求。

如对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的郭沫若名人雕塑一文感兴趣,可继续延展阅读了解城市雕塑相关文章:城市雕塑规划中的未定因素城市雕塑规划中的既定因素对城市雕塑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如何选择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中国城市雕塑体制中国城市雕塑当代形态的理论思考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等精彩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