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召开。与体育比赛同时,亚洲各国的艺术家也汇聚一堂,交流观点,切磋在众多的展览中一个名为“雕塑物质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展,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四位艺术家。
这个展览的宗旨是要从对于物质的直接理解力中,寻找亚洲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错点。因此,被邀请的艺术家,往往是使用最富地方特色的材料媒介,并在使用中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意念。
日本的上野真知子,用细小的竹枝与纸浆,陶土糊成一片片巴掌大的饼子,串成串后,在墙上插一长溜。返朴归真的手工制作中,散发出女性特有的敏感。
岩田琉璃生长自玻璃制造世家。四块表面磨砂的长条玻璃砖,叠在一起后形成的神秘光色变化是理解她作品的契机。类似于透明树脂雕塑。
韩国的车季南将染黑的棕麻编织成带,再反复折叠,最后布置在地板上如一块黑色的土地。说到韩国可以跳转欣赏博仟人物雕塑制作厂家为韩国创作的张保皋。
崔民银则用钢板和课钉将日本纸扎成书卷的样子。
第五位女艺术家,日本的内藤,将各种各样的传统和服部件搭放在一把把椅子上,营造出一个完全女性的世界。其中两条高悬自天花板的,象是长统袜的织物,赋子这个女性世界以某种激越的情调。
用陶瓷、粗陶,黑陶制作作品的中村锦平,迁厚成、高内秀刚,三轮龙作,都是日本著名的陶艺家,分别代表日本陶艺的不同发展势头。
正在日本留学的中国艺术家阮界望的雕漆作品,以一个飞鸟的形状体现出他敏锐的造形感觉。令同行们吃惊的是,他在使用金银箔及朱砂等材料时的自由酒脱手法中透出的浑朴大方气概。
日本艺术家富山耕作极富想象力的精致制作,使他的作品跨越了抽象雕塑与具像造形的分界,神山明将日本传统木器的精密手法结合现代几何学理论,建立起自己的冥想空间,上野正夫则好似一个来自山野的顽童,用竹子做出各种花样,给现代都市带来一楼清风。
泰国的潘亚·维金塔那桑将一个公共饮水器与铸铜的螃蟹及木雕的佛头组合在一起,表达自己对传统与现代文化混合的看法。
香港陈幼坚的冥想盒子寄托了东方文化中的因果轮回意识,以神坛形式陈列暗示自我修行是这种意识的核心。
印度的贾德·昌德尔在单纯的造形上涂以浓艳色彩,使人感受到印度宗教的神秘气氛。
博仟北京雕塑公司雕塑设计大师隋建国将岩石劈裂后重生锔合,结广岛的劫难历程,对人类及其文明的再生能力作禅意地理解。
来自泰国的蒙泰·布翁马,将吃米饭用的瓷碗竹筷一层层叠起来,作为自我生存感受的祭坛。
马来西亚的祖·宾·尤素福则用线绳捆绑,营造出热带雨林的意象,还有红红绿绿又像果实,又像昆虫的东西生在枝权间。
随着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起飞,汉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及印度文化圈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对于在文化上追随欧美产生了疑问,回归传统从本土文明中再寻文化之根的思潮选起。这个被命名为“雕塑物质及其想象力”的艺术展览,其实是一个大型综合文化展“亚洲的心与形”中的一部分。
所谓“亚洲的心与形”,体现出组织者的一个想法即要从具体的物质形式中推衔出一种亚洲人特有的精神。这种想法早已不新鲜,今天却显然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信。“雕塑物质及其想象力”这个标题也许暗示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产生更丰富的想象力。
但是,参展的二十多件作品,确实烘托出极具东方色彩的氛围。沉积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而上理念,作为先验的意识在艺术家的思维中存在。面对具体的材料媒介时,艺术家本能的处理手法就体现为这一传线文化的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雕塑物质及其想象力的源泉,其实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所以,在看了这个展览作品并参加了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之后,人们可能对于雕塑“物质”及其“想象力”产生上述两种似乎是矛盾的想法。一方面是本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一方面是建立在物质发达基础上日益增长的自信。这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却同时对艺术家、对艺术世界、也对整个发展演变中的文化产生影响,又是不容置疑的。
展览的标题“雕塑物质及其想象力”有意无意地切中了现实。
雕塑材质只是元素,如何合理运用这些雕塑材质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