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

博仟雕塑厂今天将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最新内容呈现给大家。

博仟雕塑公司创作的汉白玉神像佛像雕塑

汉白玉神像佛像雕塑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

博仟北京雕塑公司创作的贴金狮子雕塑

狮子雕塑

博仟北京雕塑公司塑造的菩萨石雕佛像深浮雕

石雕佛像

关公雕塑泥稿创作

关公雕塑

博仟北京雕塑公司最新大慈大悲观音雕塑高清图

观音雕塑

佛像雕塑制作的禅坐铸铜雕塑

佛像雕塑制作

三祖像黄帝、炎帝与蚩尤雕塑由博仟铸铜雕塑公司打造

古代神像雕塑

童子布老虎铸铜佛像雕塑欣赏

旧金山亚博收藏的中国佛教造像计有七十余尊。依据造像材质的不同,有金铜、石刻、陶瓷及玉木之分。其中以石刻造像居多,时代特征明显,且不乏精品。

本文在此拟选数件石刻造像作一简单介绍。这些石刻像原都是芝加哥知名收藏家布伦戴奇的旧藏,于20世纪60年代捐赠给了亚博。

石雕佛像

佛三尊立像,北魏,公元533年

北朝造像碑

4至6世纪的南北朝是中国佛教造像的启蒙和黄金时代,尤以制作精美的北朝造像闻名于世。北魏晚期佛像造型已显成规,表现为躯体趋平板状,线条概括、洗练,又富装饰性,加上长眉、细眼及抿唇微笑的脸相,洋溢着一种既庄严又清秀的审美品味。馆藏的佛三尊立像是这一时期造像碑作品的典范。

石雕佛像

佛三尊立像(局部)——中心圈是佛的头光,内有莲花瓣。

石碑正面雕一佛二菩萨,菩萨脚边有护法狮子,现只剩残体。佛和菩萨面相清瘦,身躯修长,头部和手脚近似圆雕,佛装则以高浅浮雕展示不同层次。如佛身上的汉化褒衣博带式袈裟和衣裙脚部重叠衣褶的造型。他们身后是火焰形大背光,上面用减地阳刻和阴刻手法由中心向外画出五个装饰圈。中心圈是佛的头光,内有莲花瓣;旁圈里是过去七佛;再外圈有六身飞天环绕,上部有一人形神兽顶一香炉,飞天或持莲苞、香熏和乐器,姿态飘逸清扬;在此圈的尖头部分又画出第四圈,内含一佛像,禅定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侧胁两个飞天;最外圈是飞动的火焰图案。

石雕佛像

佛三尊立像(局部)——最外圈飞动的火焰图案。

五个装饰圈中题材排列紧凑,线条清晰流畅,为石碑营造了一种佛国世界的极乐氛围。平面的刻画装饰在此不仅是成功的背景陪衬,更和静谧的佛像形成独到的视觉对比。石碑的下方刻有六位供养人,戴官帽盛装翩翩立于华盖之下。他们三人一组,分立左右,面朝正中,内有一人形神兽上顶香炉。

石雕佛像

佛三尊立像(局部)——石碑下方的六位供养人。

铭文显示他们多属于赵氏家族。整个石碑题材齐全,装饰技法多样,刻画精致,集北魏晚期造像碑构图造型之大成。

石雕佛像

彩绘佛三尊立像,东魏,石灰岩北魏之后的东魏政权亲附汉文化,延续的北齐王朝也实为汉廷。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呈现出进一步汉化的特征。造像脸颊较前期丰满,躯干线条也渐趋柔和。

石雕佛像

佛三尊立像,北齐,石灰岩

演化到北齐时,脸形变圆,丰唇满颊,肢体开始有立体感。馆藏一尊造像通过对腹部衣装穿戴和肉体质感的细节描绘,反映了北齐造像对自然风格的追求。

石雕佛像

佛造像碑,西魏,公元549年,石灰岩馆藏的西魏石碑集两种造像碑式样于一体,即双面数层佛龛式和千佛碑式。石碑正面是三段式构图。上段用减地阳刻加阴刻的技法刻画出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论法图。人物刻画秀骨清风,颇有魏晋名士风流之韵。

佛造像碑(正面局部)——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论法图,人物刻画颇有魏晋名士风流之韵。

中段是主龛,龛中有高浅浮雕的一坐佛二菩萨二弟子组合,上有飞天回旋。人物较圆润的脸形和装饰繁复的悬裳佛座,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下段阴刻八位供养人以及题记和发愿文。石碑的背面在中心雕有一龛,内有一佛二菩萨立像,上有十二尊小坐佛,下有题记。

佛造像碑(背面)

石碑的侧面也刻有小坐佛和题记。造碑供奉祈愿是佛教徒修行之举。众多题记和小佛像印证了此碑乃为山西太平地区一群信奉者集资刻造,并记录了造像时间。造像碑铭文由此也成为了研究佛教艺术的珍贵史料。

交脚弥勒菩萨像,北魏,公元6世纪,石灰岩

弥勒像和6至8世纪的佛像

北朝是弥勒信仰盛行的时期。弥勒像在中国有菩萨形和如来形(即释迦牟尼形)两种,是弥勒在现世修行菩萨道和后来将继承释迦牟尼成为未来佛的形象写照。菩萨形弥勒主要是表现弥勒在其居住的兜率天宫修行说法的情景。这时的弥勒穿菩萨装,戴宝冠璎珞,有两脚交叉而坐之像;也有右手指脸颊,左脚下垂成半跏趺坐的思维弥勒像, 表示在等待下生的坐姿。如来形弥勒是指其下生凡界在龙华树下继承如来之后的状态,即未来佛,其形象遂与释迦牟尼像相似。

半跏趺思维弥勒菩萨像,北齐,公元551年,大理石

馆藏的交脚弥勒戴高冠,以高挑的细眉,眯缝的笑眼和神秘的抿唇微笑为面相。身躯清瘦颀长,帔帛盖双肩在腹下相交于一圆形璧饰。菩萨左手下垂,握住左侧帔帛,右手作无畏印。衣裙轻薄贴体,衣纹刻画交叠重复,线条对称流畅。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有一尊带纪年的石灰岩弥勒造像(公元509年),神态、气韵均相似,亦可作为这尊像的时代借鉴。

弥勒佛像,唐代,公元675年,石灰岩

馆藏思维弥勒像虽运用成规的造像碑格式和构图,但设计制作别具一格。用镂空技法雕出一庭园背景,为白色的大理石作品更增添了一种清新和轻盈的视觉效果。弥勒左脚踩莲座,半跏趺坐于两棵大树之间。树干有龙盘绕,两树枝叶相缠构成圆拱形背屏,又有四飞天簇拥一方塔于中央。这些细节是弥勒经典形象的描绘,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方塔即释迦牟尼的舍利塔。莲座和方塔象征弥勒是释迦佛的继承人。弥勒脸形方圆,戴头冠和璎珞,躯干和四肢分明,肩臂圆润,薄裙贴体。两旁有胁侍菩萨,腹部前凸,一腿侧立,膝盖略弯,作稍息站势,开启了后代菩萨形体造型的新风尚。人物造型是汉化和受印度笈多佛雕(Gupta)风格影响的产物。此尊造像是北齐时期题材和雕刻巧妙结合的典范。

立佛像,北齐,大理石

20世纪50年代在河北省曲阳县修德寺发掘出两千余尊石造像,其中多有北齐和隋朝的纪年造像。曲阳(古属定州)一带盛产大理石,在6世纪时已是佛像制作中心之一,至今仍有“雕刻之乡”的称谓。馆藏思维弥勒像和立佛像,从材质和风格来看,应归属于同时代的当地作品。立佛像身躯虽然仍较扁平,但总体轮廓线圆润,腹部微向前凸起,增添了视觉上的体积感。佛着通肩袈裟,衣薄贴体,U形衣纹用双钩阴线,平行下垂的间距递减,富有节奏感,为同类作品所罕见。佛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有漩涡发型,高肉髻,脸形方圆,面容亲切,是北齐佛像的精品。

弥勒佛像,唐代,约公元700年,石灰岩

从北齐开始,中国石雕佛像趋向肢体、衣饰质感的细节刻画。至8世纪的唐代,佛像造型越显自然写实,雕刻技法精湛,从而形成中国式佛像的模式。馆藏的两尊弥勒佛堪称初唐时期的佳作。未来佛弥勒在形态塑造上与释迦佛几乎无异,不同之处在于弥勒佛的坐姿和手势。弥勒佛不是盘腿结跏趺坐而是倚坐,即双脚下垂踩莲花。其手势基本上有两种:一种同交脚弥勒菩萨的手势,左手握衣角,按左膝,右手作无畏或说法印;另一种是一手心向下按膝,一手作无畏或说法印。这两尊弥勒佛方额广颐,脸颊丰满,衣裟透体,衣纹刻画生动流畅。整体造型严整自然,神态显得平易安详。

佛头像,龙门石窟,唐代,约公元700-750年,石灰岩

河南龙门石窟的擂鼓台三洞建于武周和盛唐时期。馆藏的佛头像原属其一洞窟中的大佛。佛有漩涡发型,高肉髻,脸庞圆润饱满,眼呈俯视之态,眼睑微合,眼珠点黑彩,神态自信沉着。根据头像的硕大尺寸可知原大佛应高高在上。由此,若从仰视的角度再看这尊头像,佛的容颜就变得更温和亲切,实可为原设计之本意。独特的创意和纯熟的雕刻技法,是盛唐造像得以具备高度写实性和表现性的原因。

菩萨和罗汉像

菩萨和罗汉分别是大乘和小乘佛教徒在修行成佛前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对菩萨罗汉的供奉反映了佛教信仰的世俗化。菩萨、罗汉像即芸芸众生的写照,形象、神态往往也就真实生动,更富人情味。

大势至菩萨头像,响堂山石窟,北齐,石灰岩

大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菩萨,和左胁侍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大势至的形象,多是头戴宝冠,冠中有宝瓶。馆藏的北齐大势至菩萨脸型圆润,丰唇满颊。大拱形弯眉之下是细长的双眼,用细线勾出双层上眼睑,抿嘴轻笑,又刻意雕出丰实的下巴。这些独特的造型和技法与河北省响堂山石窟的同时代造像完全相同,应是原属于该窟的造像。头像神态自信怡然,制作相当精美,是北齐石雕像中的佼佼者。

大势至菩萨立像,辽代,大理石

菩萨造像在入唐以后表现得更加丰富和世俗化。细腰斜躯S形形体已成主流,体态浑圆,衣装璎珞繁华,造型手法成为后世历代的楷模。馆藏的辽代大势至菩萨延续了唐代风格,但又不失契丹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大势至脸形饱满丰圆,厚颈阔胸,有北方民族雄健粗犷之风。衣着贴体,衣纹华丽,长帔帛从左肩垂下被右手拉住,在腿前构成一道弧线,为雕像增添了一份刚柔相济之美。菩萨戴宝瓶冠,两边下垂的宝缯呈穿珠式,似为契丹特有装饰。其石榴形头光与北齐大势至宝冠上的图案一致,可见佛教题材基本程式的一脉相承。

石雕佛像

罗汉立像,金代,公元1108年,大理石

佛史上有十六、十八或五百罗汉之说,他们也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众弟子,所以,罗汉造像多为世俗和尚们言行举止的写照。馆藏的金代罗汉像在相貌和形体上是一位惟妙惟肖的胡僧。罗汉内穿僧祇支,外罩袈裟,衣装的层次结构刻画得细致分明。衣质轻薄,透出瘦削的体格,胸部突出的肋骨清晰可见。衣纹的曲直转折既写实又富装饰性,前面的一组平行弧线由上至下递增,富有节奏感,和垂直的形体构成和谐对比。罗汉的头颅呈圆锥形高耸,象征已得尽智。脸相清癯,高鼻,深目,颧骨凸出,卷曲的眉毛、胡须栩栩如生。罗汉微微侧头,似乎正在神情专注地聆听着什么。造型设计抓住这种一刹那的动感,给本来静态的立像增添了许多生气。罗汉像的背面也有写实的形体和衣纹描绘,吻合此像为三维空间之作的创意。这尊石像,雕工纯熟精湛,人物形神皆备,实为宋金时代中国罗汉像的代表作。

 

   “广开解脱之门,洞启菩提之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造像风格的大发展时期,从以洛阳为中心、相对统一的汉化佛教艺术风格逐渐转化为以洛阳、长安、定州、青州、巴蜀等多个中心地为代表的、带有强烈时代及区域风貌的全面的佛教艺术风格系。

(北朝 汉白玉菩萨雕像)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在这近三百年的漫长时光,佛教经义不仅上达帝王将相,下亦深深扎根民间,这使得佛教美术的风格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统治者个人审美风格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了特定时期及区域的雕塑特征。

   北魏中晚期才逐渐在山东确立了稳固的统治,于是山东地区虽早有胡族统治亦尊崇佛教之记载,也是在北魏统治山东半岛之后,佛教才得以广泛而全面的深入民众的生活,造像数量亦迅速增加,尤其单体石雕佛像、菩萨造像更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北魏版图的不断扩大,亦使得汉白玉这种材质的使用地区更加广泛,进入北齐之后,更是在定州、青州等地大量使用汉白玉作为造像材料。

   菩萨,是佛教造像中重要的雕塑主题,因其源自印度贵族王子之形象,常姿态优美,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相对佛像来讲,程序化少表现力则更强,许多塑像皆有强烈的写实性。

《石雕菩萨立像  H 38 cm

   此尊北齐石雕菩萨立像头戴宝冠,宝冠正面浮雕莲花,并以珠链为饰,两侧亦浮雕为莲花形,帛带自耳后飘落体侧,面目俊朗,带和谐笑容。菩萨上身着僧祗支,袒左胸,佩兽面璎珠项链,璎珞自左肩下垂绕体并由右手轻握,裙摆下垂,双脚赤裸立于底座之上。
   北齐造像多数面相丰腴,衣纹疏简,服薄贴体,整体光洁自然,面部宁静安详,这种写实的手法,是北齐雕刻艺术中最突出的特点。同时,在菩萨像的处理上,北齐亦延续了前朝装饰繁冗之风格。

   此尊菩萨立像胸前所佩项链应为以高浮雕手法所表现的兽头,口中含珠亦吐珠,极为华丽精致,是北齐菩萨像中高规格的象徽,同类装饰可见于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之北齐菩萨立像。造像虽小,亦样样俱全,绮丽堂皇又不显繁冗,显出了北齐这短短数十载春秋所特有的时代美术风貌。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菩萨立像》  H 36 cm
   菩萨面露稚气,表情生动,笑容甜美,为典型的北齐菩萨之童子相,菩萨周身刻划精细装饰,璎珞、玉佩等装饰物随飘带天衣自然垂饰而下,整体气质富丽堂皇,表现出神入化,为北齐时期难得之单体雕塑作品。

  此尊北齐石雕菩萨立像头戴华丽宝冠,并饰有背光,面容清秀,发片自然,弯眉,高鼻,呈微笑相。身体比例匀称,颈部佩项圈,肩部飘带、帔帛与璎珞自然下垂,天衣覆肩悬挂交叉于膝前,并上绕过肘部而垂于体侧,内着僧祗支,裙腰束带又垂至腿下成繁复的折褶。双手迭失,立于莲花上。其头光由单层莲瓣及同心圆组成。造像面露高贵和谐之气质,慈祥端庄。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菩萨立像》   H 24.5 cm

   北齐的佛教美术建立在北魏时期高度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之上,无论佛像或菩萨像都将北魏时期天真稚气之笑容进一步修饰为慈祥柔和之笑意;并在北魏的基础上将身材比例处理的更为修长自然;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对于汉白玉的雕凿技巧更加成熟,突出了白石在对单体雕塑的细节表达,

  此尊白石雕菩萨像即为此中代表,笑意绵绵,带有明显的北魏遗风,比例与线条则更为自然写实,佩饰华贵,气质高雅。立像装饰华丽,菩萨头戴宝冠,飘带自然垂于耳后,柳目弯眉,面露温和笑意,背光大部分迭失,身披天衣,颈部佩饰,内着僧祗支,璎珞交叉呈8字垂于身前,袈裟自然堆栈,裙摆向两侧飘动,脚部迭失。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释迦牟尼说法龛》   H 15 cm
   此尊北周石雕释迦牟尼说法龛呈立方形,石质坚硬,包浆完好,正面减地浮雕一佛二菩萨像,三尊均带头光,释迦主尊头光为双层同心圆,内雕刻莲瓣纹,主尊发髻高耸,表情肃穆,内着僧袛支,外披袈裟,结跏跌坐于台基之上,二菩萨均立姿,饰圆形头光,天衣飘带自然下垂;龛两侧各减地浮雕一观音菩萨立像,观音饰莲瓣纹头光,戴宝冠,天衣帛带自然下垂,右手持莲茎于胸前,裸双足站于莲瓣底座之上;整龛边缘均以珠链飘带等垂饰装饰,模拟石窟龛像之感,异常精美。
  从此尊说法龛之风格与雕刻均可见北周佛像风格之承前启后。首先,雕刻手法上,由程序化的线形渐入立体的物体表形法,佛身渐趋圆润;北周遗物,以陕西为多。其作较齐像尤古。因所用石质不同,故其刀法亦不同。其次,在雕刻风格上,衣褶仍保有北魏羊肠线之遗风,为唐代更为真实的表现衣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古风之微笑则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肃穆的表情,秀美之中透露出坚毅刚强之性格,更成为隋唐向更为写实方向发展的铺垫。

  北周造像较北齐遗物少,建德三年(574)武帝灭法,道佛并禁,经像悉毁,沙门道士皆还俗,铜像则化为钱,周境之内,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佛塔寺像,悉皆扫地。唯有宗教信仰最为坚实可靠,即使经此劫难,仍有幸存者,此尊小龛像即应为幸存之一。宣帝即位,佛道复兴,造像之风复盛。此说法龛正是见证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社会动荡、民心惶惶之景象,寄托着施造者虔诚企盼美好安定之心愿,殊为难得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释迦牟尼佛立像》  H 35.5 cm

   此尊北齐石雕释加牟尼佛立像气质高贵,静谧美好,面相内敛沉静,头部发髻轻微突起,弯眉直鼻,佛像袒右肩腹部微突,上身披袈裟,袈裟衣纹呈平行突起,自左肩自然下垂于体侧,下身着裙,裙襬自然下垂略微向两侧飘动,右手举于胸前执法器,左手垂于体侧执物。
  北齐时期各地均大量雕凿单体圆雕,近年来出土的大至200厘米、小至20厘米皆丰,有袈裟、长裙垂纹遍身,亦有简洁无纹,区域风格各异。综合而言,大致呈两类,一类身起棱垂纹袈裟,衣纹呈双列自然下垂,双脚露出;另一类着浅线袈裟,身躯光洁不做修饰。

   此尊立像即属于第一种,衣纹仍保有前朝繁复之遗风,但在雕塑语言上已经极为简明扼要,将袈裟与裙裾的层次通过衣纹与刀法的不同清晰的展现,与面部宁静安详的表情和谐一致,于平淡中流露出高贵典雅之气质,明亮动人。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释迦牟尼佛首像》   H 49 cm

   北齐,是青州佛教大放异彩之时期,这时的佛教雕塑基本上为单体圆雕,并形成一种标准样式,佛头多为面圆,头顶略尖,额较圆,鼻梁从额中直下并略带弧形,双眼微睁,小嘴略含笑意,下颌突出,双耳下垂,五官较为集中,其形象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壁画形象十分相近,是我国佛教艺术中极其珍贵的精品佳作。

  此尊北齐石雕释迦牟尼佛首相带舟型背光及双层莲瓣头光,佛首面相丰满俊雅,佛高发髻,饰水涡形螺纹,细眉大眼,高鼻小口,嘴角含笑,为典型北齐时期青州石佛之开脸;该佛头后有双层莲瓣头光,并由内而外彩绘数圈光环,并高浮雕这一周五身小坐佛,极为精美。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力士像》   H 28.5 cm

   随着佛教艺术的东传,天王或力士这类相对独立的雕塑题材则显出更为特殊的意义,从雕刻手法上则更明显的由平直刀法向圆转刀法转变,在表现风格方面,更注重于肌体力量的表现,面部表情真实强烈,身体合乎人体比例,肌肉线条夸张流畅,尤其到了盛唐时期,以此尊力士像为代表的造像风格更加世俗化,表达写实,胸腹部隆起的“梅花肚”成为这一时期典型样式,是为中国雕塑艺术中特有的写意手法。

   此尊力士像为盛唐时期力士的典型风格,头戴宝冠,赤裸上身,不饰璎珞,显强壮身躯,双手做执叉执杵状,而同时期的天王像则着重于表现盔甲,姿态常作拖塔或插腰状。

  此尊石雕力士像头戴发冠,面容英武威严,怒目圆睁,嘴唇宽厚紧闭,嘴角略向下弯曲,愤怒相中带法相森严之感,力士全身肌肉紧绷,颈项上青筋凸起,胸腹皆鼓起乳突状肌肉,腰缠裙带,下身漆裙绕体自然飘动,双腿分立,脚踩夜叉。中国的封建政治体系十分周密,帝王下分设文臣武官,相应的,在宗教世界中,佛祖亦有翊卫各种,分列佛祖两侧或石窟四周,力士像与天王像即是作为佛的武侍卫而出现。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说法龛》  H 25.5 cm
   北齐时期以定州为中心形成了造像风格,材质以汉白玉为主,常表现释迦之坐像,搭配肋侍菩萨,主尊通常躯体板平,从腿部垂下的两重衣褶垂于基座前方,腹部过长,身体全体比例和平衡感仍带有鲜明的北魏之特征。

    此尊北齐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龛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于坐基之上,右手施无畏印,内着僧袛支,外披袈裟,面露慈祥微笑,两侧立二徒弟二菩萨,均饰圆形头光,身躯向释尊的方向弯曲,曲线流畅自然,菩萨天衣自然向一侧摆动,姿态曼妙,裸足站于仰覆莲瓣之上。释尊弟子及菩萨均立于莲茎之上,左右各下承一跪坐胡人,一带翼狮形瑞兽,作托举装。龛楣采仿西域舟形,并于两侧立柱,刻划细致精美,此龛即为这一时期之代表。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菩萨立像》   H 30.5 cm

   此尊石雕菩萨立像头戴宝冠,面客端庄大方,上身着僧祗支,下围长裙,肩负璎珞、玉璧作饰,双手迭失,飘带自然垂于体前,跣足踩于莲花座上。立像即带有明显的隋代菩萨造像风格,下身比例略短,头略显大,刀法娴熟,服饰规矩,结构整齐,品相完好。

  隋代菩萨造像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装饰繁冗之风气,菩萨身体丰满,四肢及躯体呈筒状,身材扁平颀长,腰身明显,璎珞饰物简洁。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观音菩萨坐像龛》  H 30 cm

    此类碑式造像通常采用本地石材,且尤其盛行于曲阳,常采用白石。此造像碑一尊饰三佛,舟型背屏保存完好,且刻文清晰完整,客观地反映了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佛教信仰于民间的广为流传,极为难得。飞天是佛教艺术中最不受局限且普遍存在的艺术形象,源于印度佛教之题材,进入中土之后,在同时期各大石窟均有表现,尤以云冈、龙门为甚。飞天,按其职能可分为供养飞天、伎乐飞天等,不同时期及地域都有其不同的风格,北齐时期,供养飞天的形象这一题材被大为发展,主要因为北齐时期菩萨造像常搭配华丽之装饰,飞天以其曼妙之身姿,成为这一时期菩萨造像最为鲜明的视觉语言。以此像为例,五身飞天对称而雕,将佛教所塑造的圣景完美的展现于信众眼前,为施造与朝拜之人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当为雕塑美术之佳作。

   此尊北周弥勒像为典型的北齐带背屏式造像,圆雕观音菩萨坐于方形座基之上,观音带宝冠,脑后饰三层圆形头光,菩萨头顶饰高髻,面相方圆清秀,双目俯视,面露慈祥微笑,耳带珠宝,颈配项链下悬宝珠,内着僧袛支,飘带自肩向下交错挂于身前佩玉璧,右手迭失,左手施与愿印,上身比例偏大,下身衣纹自然垂于座基之下,衣角起羊肠线纹,观音两侧应各有两尊菩萨立像,现各迭失一尊,剩下两尊均简练大方,站于莲瓣基座之上,一佛二菩萨饰桃形背光,上高浮雕五身供养飞天。整个背光及五身菩萨像皆立于长方形座基之上,正面及左右浮雕瑞兽、供养人及博山炉等题材纹饰。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菩萨立像》   H 32 cm
    北齐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北魏佛教美术中的精华,在对佛像面容的处理上倾向于笑意绵绵而优雅祥和,在衣纹服饰上则多自然下垂,下摆外侈,与此同时,北齐亦将北魏佛造像中过度程序化的手法过滤,面容更自然真实,衣纹亦简练明确。

    菩萨面容丰腴饱满,神色安祥高贵,头戴莲冠,脑后衬圆形背光,冠侧垂缯,长巾由肩后下垂至身侧,璎珞交叉垂于身前,右手执物,左手握物贴于体侧,颈部戴项圈,上身着僧祗支,袒右胸,腹部微突,下着长裙,裙褶清晰,自然向两侧飘动,双脚赤裸立于仰覆莲托之上,端庄又富动感。 

    此尊石雕菩萨立像即将菩萨之头饰、服饰及面貌姿态以洗炼的刀法雕刻出来,既带有北魏佛像扁平之特征,又在灵动的线条中将躯体内在的力量释放出来,独具一格。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释迦牟尼佛坐像》  H 59 cm
   北魏末期到北齐是佛教兴旺发展的时期,佛教美术作品也臻于鼎盛,佛像的面孔总是笑对人间,面部刻画栩栩如生;佛像的袈裟也由北魏的褒衣博带转变为北齐出现大量的袒右肩或露胸通肩式等着衣方式,佛像的躯体亦由相对程序化的表现方式转变为立体而生动的处理手法,可谓独树一帜、气象万千。

   此尊释迦牟尼像即为个中代表。释尊面相自然,表情疏朗,服饰结构清晰但处理相对简练,同类风格可参考故宫博物院藏,北齐天统二年(566)静藏造石释迦像,两尊于躯体与结构上处理极为神似,当为年代相若之物。而二者还存在另一个共通之处,即为其基座之雕刻纹样。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伎乐俑》    H 22 cm 

   伎乐俑为唐代现实生活中伎乐形象的写照。唐代是佛教在中国繁荣发展的时期,当时的佛教寺院及统治者都离不开音乐的享乐,北齐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说他们:“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铙吹响发,笳声哀转;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在频繁的宗教活动中也多有乐舞活动。如在释迦牟尼佛生日、成道日前后或行像、六斋、浴佛等仪礼中,各地佛寺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和歌舞百戏表演,所谓“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

   无论佛教寺庙、庆祝活动以及石窟雕塑中,伎乐俑都成为一种极为流行的艺术题材,侧面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伎乐人和伎乐天所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其中笙、笛、排箫、筝、阮等是周秦以来的传统乐器,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铜钹、贝、义嘴笛以及某些形制的鼓则是南北朝期间由西域传入的乐器。

     此尊唐代石雕伎乐俑发结双髻,面庞饱满圆润,身着长袍坐于鼓形凳之上,怀抱琵琶形乐器,塑造精细、姿态优美、落落大方。伎乐俑怀抱琵琶,面容丰满,身材比例得当,为唐代初期难得之雕塑作品。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 石雕一佛二菩萨像龛》   H 28.5 cm

    北周王朝建都长安,立朝虽仅25年,却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北周中前期,因统治者的普遍信奉和提倡,佛教曾盛极一时。据唐法琳《辩正论·十代奉佛篇》记载,“周太祖文帝讳泰,于长安立追远、陟屺、大乘、魏国、安定、中兴等六寺。度僧一千人”。闵帝宇文觉在位不到一年,也“广开解脱之门,洞启菩提之路”。明帝宇文毓也倡扬佛教,继位不久即下令让晋公宇文护总监“大陟岵、大陟屺二寺营造”。

   据文献记载,北周时期长安寺院林立,僧侣众多,造像成风,仅雍州长安地区有名可考的寺院就达几十所。但因其存续时间短,且历经多次毁佛事件,遗存下来可供参考之造像数量极为稀少,更凸显出此尊像龛之难得,品相完好,彩绘尚存,释尊仍直接坐于台基之上,未如唐代造像多以高坐示人,体现了南北朝后期所特有的艺术风貌。

此尊北周石雕一佛二菩萨像龛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于坐基之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予愿印,内着僧袛支,外披袈裟,面容沈静,神态自省,双目低垂,两侧立二菩萨,均头戴华冠,身着天衣,姿态曼妙,一佛二菩萨背靠舟形背光,背光外圈浮雕火焰纹,以反C形规则排列,内层则浮雕缠枝纹,释迦牟尼佛头光为圆形浮雕双层莲瓣,坐基左右各浮雕一狮形瑞兽,相对而立,中间饰一博山炉。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石雕菩萨立像》   H 72 cm
    进入唐代,佛教无论是宗义与雕塑形态皆逐渐发展完备,各类经义广为流传,无论石窟、壁画、雕塑皆将山水林木、人物搭配表现得当,佛的庄严、阿难的虔诚、菩萨的端丽、天王力士的孔武有力皆刻划的更加细致入微。而在菩萨像的表现上则一改前朝滞重的造型模式,给雕塑注入了轻逸流动的灵性,尤以武周时期的菩萨风格为代表,常具“S”形曲线的身姿,天衣贴服而富有动感,整体充满韵律与节奏感,向健康优雅的女性形象靠拢。

   此尊唐代石雕菩萨立像头戴璎珞宝冠,双眼下垂,弯眉直鼻,面容沉静典雅,颈部,踝部有残损,右手举持物,左臂下垂于体侧持物,上身半裸,佩项饰,斜系带饰,下着裙,腰带束结下垂,裙裾贴体,衣褶成环状下垂,赤足立于双层仰覆莲台之上,帛带飘逸,形态端丽,为典型唐代北方菩萨造像。  

  此尊菩萨立像即带有明显的盛唐菩萨像之特征,宝冠华丽,面容柔美,躯体颀长而圆润,将佛教这种源于西域的宗教文化所塑造的慈悲、圆满与柔和的理想世界充分本土化,是中土社会审美心理的完美体现。

佛缘:古代中国石雕佛像的艺术风格(一)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

2017年07月31日 作者:博仟雕塑厂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做为架上雕塑艺术片被众多机构收藏。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做为架上雕塑艺术片被众多机构收藏。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正面高清图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将观音的慈悲为怀的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诠释着佛法无边。

铸铜观音佛像雕塑

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也被放大做为膜拜的佛像立放。

寺庙观音佛像雕塑

如对铸青铜观音佛像雕塑感兴趣可继续进行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雕塑

铸铜半抽象女人体雕塑

鱼姑半抽象人物铸铜雕塑

弘一法师肖像雕塑

新观察摄像雕塑

李白人物雕塑

少数民族头像雕塑

或直接跳转博仟人物肖像雕塑案例列表欣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