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央美院雕塑展览欣赏

在中国雕塑三十年的过程中,有众多的并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艺术家存在,当代艺术的舞台已经至今三十年之久,雕塑作为一种专属的艺术语言也承载了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一种纯朴的泥塑方式给了当代艺术很多的惊喜和期待,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当代艺术语言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21世纪作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我们作为有幸之人跨越了这个世纪,同时21世纪也给全球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改变。技术的革新,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科技类的产品技术接踵而来,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也快速的加入了这个行列里。中国在进行创作中的当代艺术家们也随之获得了更多的新的信息,技术,媒介,题材等等,这一刻的到来,让此时的艺术家不拘于传统创作的同时也开始了更多的新的尝试,这个尝试也许在当时看来,仅仅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尝试,但时隔十多年之后,这样的尝试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家作品新的尝试,新的语言方式,新的材料媒介的探索,一切都是以新的想法在挑战未来,雕塑也更是如此,这样的改变和艺术语言的转型,为接下来的当代艺术进行了新的书写。

主 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 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开幕时间:2017年3月3日下午3时30分

展览时间:2017年3月3日至3月26日

展览总监:吕品昌

展览策划:孙家钵 王伟 曹庆晖(特约)牟柏岩 李展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2A展厅

引 言

工作室(画室)教学是我院教学的最突出特色,也在全国高等美术教育中拥有最为悠久的历史,经过几代名家教授的积累,形成了优秀的和足以引为自豪的传统。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作室(画室)制在全院各个学科全面展开,由此夯实了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也形成了专业教学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

雕塑系一工作室自1996年由孙家钵教授主持以来,积极探索雕塑教学的时代课题,既注重本土雕塑传统的传承,又积极借鉴西方现代以来的雕塑形式语言,既坚持严谨的造型训练,也鼓励学生在观念上形成个性。但无论是面向本土资源还是吸收外来营养,“一工”的教学始终注重把握艺术品质与格调,强调在造型中培养审美素质,使学生在视野的“宽”与技艺的“精”、学术环境的“松”与自我要求的“紧”这些方面形成内在的统一。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式的坚持,凡20年如秘酿佳醇,熏染了人心,涌现出人才。

“一工”在总体风格上——确切地说是在总体气质上——与孙家钵教授的艺术情怀是密不可分的。家钵教授是一位有着丰富社会经历又充满艺术睿智的好老师。他的艺术创造总是从心出发,切实体察生命,将敏锐的感受注入雕塑。在研探传统这方面,他既取中国文人艺术的高雅与静穆,又借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直接,在文人品格与乡土趣味二者的有机融合上堪称独树一帜。无论何种材质,在他那里都是感性的载体,在大方明朗、庄谐妙俏的造型风格中顿现思想的灵光和生命的情采。他的这种治艺风格反映在教学上,则是不温不火的态度、启拨心智的方法,努力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正是他一以贯之的用心用情,形成了“一工”育人养心的传统。

工作室(画室)是教学的前沿,也是一个个鲜活的学术细胞,它更应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精神空间。把工作室教学做好,把工作室的学术建设做好,美术学院就有真正的希望。于此,这个展览不仅是雕塑系一工作室成果的展示,也是为全院师生进一步关注教学、重视教学提供了契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7年3月

开幕现场

2017年3月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造型学院、中央美院美术馆承办的“从一开始”——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教学展在院美术馆开幕,该展览是雕塑系第一工作室近20年的教学回顾。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美术研究》执行主编、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殷双喜,雕塑系教授曹春生,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隋建国,雕塑系一工作室原主任孙家钵,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图书馆副馆长、特邀策展人曹庆晖等嘉宾以及雕塑系教师、一工作室校友出席了开幕式。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

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开幕式

吕品昌教授介绍了雕塑系工作室建设的历程,为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雕塑系在学科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重大的调整,形成了既能保持雕塑学科的传统优势,又能面向国际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雕塑系的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基本上延续了老美院的教学方向和格局,第一工作室倾向于本土,而第二工作室更倾向于欧洲的教学体系。20年的发展,这两个工作室的教学方向趋于清晰,整体面貌变得越来越成熟及稳定。第一工作室教学经验积淀深厚且拥有资深的教学领导者,尤其是在孙家钵先生的主持之下,教学理念也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所以,今天推出的这个展览代表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雕塑实践上的梳理,也拉开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科建设的序幕。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教授致词

王少军书记谈到,中央美术学院无论哪个系都有一个工作室的概念,这跟老美院的教学体系相比是比较特殊的方面,工作室的命名也是从第一、第二开始的,按照数字排序,这也是一种教学积累和学术方向的标志,有历史的延续性。在孙家钵先生主持第一工作室以后,更加强化了基本的主流方向。孙先生带领着教学团队走到今天,明确了教学和学术方向,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继承。第一工作室作为雕塑系的榜样和示范受之无愧,把一工作室的作品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和展示是不可或缺的。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教授致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路教授引述了展览标题隐含的初衷,“从一开始”的“一”并不是代表第一个,所有的“一”对中央美术学院来说都是一种写实学院。工作室制是央美的一个办学特色,曾经有许多院校先后效仿过,但大都没有坚持下来,这是因为工作室的建设,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师资和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改革方式。因此,央美更应该保持这种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隋建国教授致词

隋建国教授回忆自己在1989年央美雕塑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雕塑系第一工作室当教学助理,当时提倡的主题是“现代、民族”,教学思想比较现代。在孙家钵先生等这一代老先生主持下的教学系统是雕塑专业有史以来最为强大、最为完整的,而今天的教学系统是对当时思想的延续和扩展。在他看来,第一工作室的教学可能最完美的体现了学院艺术的核心——自然写实主义。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第一工作室原主任孙家钵先生致词

孙家钵先生认为美院的基础教育与传承就是将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起来,能做东西。什么是好(艺术)?是要结实,再简化。孙先生谈到读贾科梅蒂的著作《未完成的肖像》时,感觉他所一直追求的也是造型的深度与严谨。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王伟副教授致词

第一工作室主任王伟教授最后致感谢词。感谢支持此次展览的学院领导,感谢央美美术馆工作人员的投入与配合,感谢特约策展人曹庆晖教授,感谢所有到场的嘉宾、媒体和历届雕塑系毕业的学友们!

历史沿革

1996年,由孙家钵教授重建并主持中央美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教学,先后有于凡、王伟、汤汉生、蔡志松、肖立、尚晓风、牟柏岩、段海康、李展等多位教师在工作室授课、任教,是目前雕塑系教学延续时间最久的专业方向工作室。

近二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面貌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美术的学院教育也随时代的发展步入快速转型期。在“变化”已然成为常态的当下,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保持并凸显其历史延续性与教学稳定性。在中央美院雕塑系现有教学的整体结构下,第一工作室的教学定位已从当初的突破与创新转为继承学院传统与培养造型基础,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于雕塑艺术素质的培养与雕塑造型基础语言的训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第一工作室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传统和教学特点。教学中一贯遵循艺术规律,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重视身教,鼓励实践,长期保持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的教学风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这二十年间,一工作室共培养毕业生18届,在校生3届,前后约百余名学生从一工作室毕业,其中绝大多数仍坚持初衷,从事艺术创作至今,其中不乏佼佼者活跃于当下艺坛,可谓人才济济,且不拘一格。

本次展览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大体分为习作课、传统雕塑临摹、创作等三大板块,并辅以20年师生承袭图表、精品课程介绍、教学现场还原及视频播放等内容。展览学术态度严谨,作品形式多元、题材丰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了雕塑系一工作室20年的教学面貌和历程。

通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可以展开相关的学术研讨与思考,观众能够从相对较长的时间坐标上审视中国当代学院教育的发展轨迹,探讨当代语境下学院雕塑教学“基础训练”的内涵,以及当下学院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之关系。

展览现场

开幕式后,本次展览特约策展人曹庆晖教授和第一工作室主任王伟副教授为现场的观众进行了生动的导览。

曹庆晖教授为观众现场讲解

曹春生先生观看展览

王伟主任现场讲解

写生

孙家钵先生作品

王伟 七岁半 青铜着色 17x28x29cm 2011

牟柏岩 学生时代临摹作品

开幕式嘉宾合影


  • 二十四孝花岗岩浮雕

    二十四孝花岗岩浮雕运用浮雕的形式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及孝道的二十四孝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花岗岩浮雕中也融合了许多中国的神话故事


  • 西方人物雕塑

    西方人物雕塑是所有学习雕塑的初学者到雕塑艺术家都要接触到人物雕塑


  • 足球运动雕塑

    《争》足球运动雕塑立于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人物雕塑塑造了两名男足球运动员正在激烈争抢足球


  • 娑罗门 石雕雕塑

    《娑罗门》石雕雕塑由著名雕塑家温朝勃精心打造,将石雕雕塑运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的特点,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 四平八稳 石头雕塑

    四平八稳虽有贬义,但如果运用雕塑的语言将四平八稳使用石头雕塑进行刻画,即可起到正宅之意,也能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天圆 雕塑创意

    《天圆》雕塑创意为一个球体结构,细节融入了中国神话中唯有天上拥有的神兽结合祥云的链接让整体雕塑庄严大气不失生动

  • 铸铜雕塑公司案例铸铜雕塑价格铸铜雕塑厂家介绍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