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与雕塑家

雕塑行业并不是闭关锁国,应该要鼓励不同专业工作者的长期合作,共事创造,缩短匠心交融的过程,今天来讲讲建筑师与雕塑家的交往。

以下为著名建筑师针对建筑师与雕塑家的发言:

我在1943年,当时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建筑系学生,有幸有机会去拜访当时正住在重庆磁器口的雕塑家王临乙先生,看到他所从事的即将完成的“大禹治水”创作,至今记忆犹新。大禹治水玻璃钢人物雕塑

前些年,我在他的寓所和王老谈起了这件雕塑,他感到特别高兴,并遗憾地告诉我这幅作品早已不复存在了,但这件作品对我对雕塑艺术的启蒙、建立我与雕塑家的友谊的作用是很大的,我认为建筑师、雕型家(以及其他文艺家)要建立友谊,增加了解:雕塑与建筑工作之间,要加强结合。

40年代末我在匡溪艺院时有幸师从名建筑师沙里宁学习,这时瑞典雕塑家卡尔·密勒斯( Carl millers)也在校任教,住在沙里宁的隔壁他寓所内有大量藏品,定期供学生欣赏,在他身后这些雕刻藏品及本人雕型创作复制品,为瑞典国家所有,陈列于斯特哥尔摩的寓所,称为“米勒斯园地( Millers garden)。

1955年我拜谒该地,星内为本人藏品,室外陈列毕生创作,面向沧海,琳琅满目变化万千,气势非凡,已为该城一名胜,它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这两位大师尽管艺术观点不尽一致在学术问题上有时不免争论,但却长期合作,两人建筑、雕刻的作品真是相得益彰,甚至几不可或缺。由于受雕塑学习的启发,使我一直对它抱有极大的兴趣50年代初随着梁思成先生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点工作,从以刘开渠先生为首的许多老一代的雕塑家创作实践中,深受教益。

雕塑家与建筑家即使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各自对主题的理解不同,对艺术形式表达方式与设想并不一样,例如,当时雕塑家主要强调着重以雕塑形式来表达,如在碑顶立有群雕等,而建筑家则认为人民英雄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在“碑”,而碑的主题在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当时暂定)和政协的悼文。

当时争辩得颇为激烈,甚至于有点动感情,但最终结果是一个好的城市广场雕塑作品永恒地留下来了,境过事迁这一切成为美谈。也正由于有这一段经历,后来我有幸参加了一些城雕的活动,我深信雕塑家与建筑工作者在学识上的交往与创作工作中的互相结合,无论对艺术对象的塑造或对于各自专业修养的提高,都大有神益,并且这种沟通最好从学生时代即做起。

而作为专业的雕塑公司,我们就应该做到的是即拥有建筑方面的人才储备,又拥有雕塑的顶端人才,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

城市雕塑与建筑界限越来越模糊,请继续了解城市雕塑相关文章:城市雕塑与人的心扉城市雕塑的风格、空间、人城市设计是城市雕塑的基础现代雕塑的创作过程等精彩文章。

“建筑师与雕塑家”的5个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