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山东潍县乐道院,设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西方人称潍县集中营,这就是群组铜雕塑《集中营》的素材来源。
乐道院潍坊这座城市的纪念性雕塑来缅怀历史,负重前行。也借此展示潍坊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城市内涵。衷心希望,当您再次走进公共场所,看见那一尊石头或者青铜雕塑时,可以投去温情一瞥,体会其装饰美与人文美。
纪念性铜雕塑是城市雕塑的一种类型,它以重要的历史为主题,采用大型庄重的雕塑形式,直耸在公共场所,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雕塑的艺术性为城市精神造型,成为城市人文的具体体现,为驻足欣赏它的人,带去眼睛与心灵的震撼。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在空阔的天安门广场上,不但成为全国人民缅怀先烈、振奋时代精神的庄重场所,而且具有了浓重的百姓情结。当你走过时,不得不肃然起敬,就像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飘扬,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不禁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也许就是纪念性铜雕塑的艺术力量。
在潍坊这片土地上,也曾硝烟与战火弥漫,苦难与挣扎纷扰。曾历经沧桑,所以会厚重沉静。一处处记载历史的铜雕塑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向我们讲述着关于苦难,战争,和平,友谊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潍坊的乐道院(据《潍坊市志》记载:1882年美国基督教牧师狄乐播来潍县传教所建)整个华北地区西方侨民2000余人被日本强行收管在此,时间长达三年半。从此,传教的场所成为了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集中营的难民们不畏强暴与日本法西斯斗智斗勇。1945年8月17日,潍县集中营解放。
时间走过60年,2005年8月17号,在《胜利·友谊》纪念性铜雕塑的顶端,刻上了“1945.8.17”。在无涯的时间里,1945.8.17.镌刻在石头上,作为纪念。
《胜利·友谊》铜雕塑碑底上刻着潍县集中营关押人员名单和一行对照的英文,黑底白字,静穆沉重,关押人名清晰可见,让观者不禁想象那段沉重的历史。一组群像铜雕塑在底座上,他们或抱拳、或挥舞手臂、或相互握手,不同的身姿有着同样的神情——为胜利和友谊微笑。
距离这座雕塑不远处的墙壁上,雕刻乐道院集中营群像浮雕,为《战争·苦难》、《解放·欢庆》,两组雕塑画面内容对比鲜明,冲击感强烈。只是有着鲜活历史内容的雕塑被淹没在难觅踪迹的草丛中,颇显落寞。三组铜雕塑位于乐道广场,就在乐道院集中营旧址的入口处。依水而建的乐道广场,周围绿树浓荫,为这里营造出一份宁静祥和。炎热的夏季,这里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纳凉的老人,练习小提琴的漂亮男孩,还有不知从哪传来的悠扬合唱声……那盘旋在雕塑上端的和平鸽为这里发生的故事做了最好的注脚,青铜使它们恢复了生命。和平是多么美好。“往古者,所以知今也”。记住历史,才能知道现在的珍贵。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国国军所守卫在潍县,大失民心,于是,一场空前的浩劫爆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其司令员许世友的指挥下为夺取潍县发起战役,历时一个多月,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上我人民解放军发起的一次重要的攻坚战役。战役以解放军攻占潍县及其附近地区而结束,这场战役改变了潍县的历史进程,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有利地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
潍县战役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政协第十一届潍坊市委员会倡议建立潍县战役纪念广场。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立在数座大理石中,由迟浩田将军题字“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身后矗立着高大的泰山原石,高11.5米,重138吨,注释上写到:“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象征着革命前辈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精神重如泰山”。在潍坊市烈士陵园革命英雄纪念碑的南壁上,也雕刻着一组潍县战役石材雕塑群像。雕塑展示的是在潍县战役中解放军指挥员在炮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场景,在黎明即将到来之际,我军官兵和支前民工怀着对革命全面胜利的渴望和对新中国的梦想,面对强敌释放出了势如破竹的力量。
潍县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12月30日发表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列举一系列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时,曾特别提到潍县战役。多少人为了坚定的信仰流血牺牲,实现了胜利。时间走过66年,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为了实现新中国的梦想冲锋陷阵了,但是我们仍有梦,中国梦的实现仍旧需要每颗跳动着的赤诚之心。当我们和这些记载着历史的纪念性雕塑遇见时,请静默片刻,回望那一段段沧桑的历史,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即使激情不能唤醒,也要至少对这一尊尊雕塑保有尊重。以石头、青铜为材料制作的雕塑成为纪念性广场的标志性风景,它们承载着鲜活的记忆,展示着城市的人文内涵,凝聚着向上的力量,同样,市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体现出这座城中人的公民素质。雕塑艺术家吴为山在一次采访中说:“城市雕塑可谓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风景再美,也需要有发现的眼睛,当再次走进时,请记得停下匆忙的脚步,看看雕塑,读读它们的故事。也许历史睡了,但时间醒着;城市睡了,雕塑醒着。
乐道院处潍县城(它与坊子合称潍坊市)东南约一英里,原为李家庄农田,经代表人李芳龄售给美国长老会的代表狄乐播(Rev. Robert M. Mateer, M.D., 1853-1921),时在1881年即光绪七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至1945年,日军在此设立“敌国人员生活所”,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1500多人,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
乐道院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北美长老会差会在中国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一个传教基地。
该地集教堂、医院、学校为一体。今天这里是潍坊市广文中学和潍坊市人民医院所在地。
乐道院群组雕塑纪念碑人物雕塑使用铜雕塑材质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
1942年3月到1945年8月,这里成了侵华日军关押大批英美侨民的著名的潍县集中营,关押了华北各地2008名西方侨民。其中包括不少知名人士: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博士,1924年奥运会400米冠军英国人、天津新学中学教师李爱锐(埃里克·利迪尔,1945年2月21日死于集中营),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辅仁大学附中教师恒安石(1921—2001年2月6日,1944年6月9日夜成功越狱)。
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美国人、英国人知道这些往事?……。
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然而历史不会忘记。日本鬼子残害中国人民和世界他国人民的罪行会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我们运用雕塑的语言,运用铜雕塑的材质永久将伟大的革命者展现在我们眼前。
乐道院是一个传教基地,基督教在华文明的传播,对中国教育,医疗所起着的作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主义,也为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潍县乐道院的由来
由美国人狄乐播建立的乐道院,分别具有医院、学校、公园。
鸦片战争肇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封建专制的中华帝国国门大开,西方国家取得了在华自由传教的权利。由此西方教会和文化势力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渗透。
关于前期乐道院的发展历程,从《潍坊市志》中找到如下记载:
1882年(清德宗光绪八年)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牧师狄乐播偕夫人阿撤拉氏(一说为狄珍珠),来潍县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在老潍县东关处买地建立“乐道院”,道院由教堂、学堂、诊所3部分组成。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
1900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 6月25日潍县义和团陈双辰(又名陈锡庆)率团民火烧美长老会“乐道院”,烧毁楼房42间,平房136间。
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北美长老会用清政府“庚子赔款”的白银10万两在潍县县城重建并扩建了“乐道院”。充足的资金,使乐道院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成为北美基督教长老会的山东总部。
“乐道院”位于当时潍县东关门东南三里处虞河南岸,其旧址即在今山东潍坊二中及毗邻的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内。潍坊二中前身即原乐道院所办学校——广文中学,而潍坊人民医院即是由当时的教会医院发展而来。当年的乐道院“占地200多亩,曾一度作为昌潍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西方教士、教师、医务人员麇集在此活动,其场所很是显要,院内的钟楼为当时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物”。
当然现在在中心的群组铜雕塑已经成为最新的标志性建筑了。
二、潍县集中营的设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于当年底占 #领胶东半岛,由于当时美国等对日本持中立态度,所以日军对乐道院基本不加干涉,因此先于潍县沦陷的烟台、青岛等地的外国侨民开始前来潍县“乐道院”避难,而此时院内的传教、教学和医务活动尚能正常开展。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蓄谋已久的太平洋战争,美英正式对日宣战。这时在美国夏威夷等地的日本侨民采取种种措施窃取美军情报,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因此美国政府将侨居旧金山等地的6万多日本人集中到洛杉矶附近指定的地区,并且不准与外界联系。日本为报复美国,从1941年底开始,在中国全境搜捕盟国所有在华的牧师、教师、商人等,并将其全部强行收管。
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比较方便,又加之乐道院场地较大,遂被日军强霸。驻潍县地区的日本宪兵队长汤本宣典率领一小队日本宪兵和一个伪军中队包围了乐道院,驱赶其中的居民。此后,伪军又带来一些强抓来的苦力,把院子里所有的树木砍伐一空,他们用胡乱拆下的砖瓦做材料垒起碉堡,并在墙上架起了一道道铁丝网。旋即,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敌国人民生活所”(简称C.A.C)便替代了原本典雅幽静的布道传教之所。
长江以北的美英等国侨民陆续被掳来关押,集中营(乐道院)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1500多人,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战争中总共有2008名外国侨民被关押于此,其中包括327名儿童(后因交换战俘释放了500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伊朗、菲律宾、古巴、希腊、挪威、乌拉圭和巴勒斯坦,其中以欧美人士居多。
集中营中有不少知名人士:有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齐鲁大学教务长戴维斯、原辅仁大学附中教师曾任美国驻华首任大使(1981-1986)的恒安石等;还有曾获奥运会400米冠军的世界著名运动员英国人埃里克"利迪尔(当时为英语教师,对教学工作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集中营内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仍尽其所能为里面的孩子们授课。英国人以他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火焰战车》被评为奥斯卡金像奖。因饥寒交迫和操劳过度,利迪尔在抗战胜利前不久在集中营内去世。);另有多名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