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浮雕历史
古代印度的艺术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与佛教有着密切联系。尽管在伊斯兰教徒入侵之后,佛教及其艺术活动在印度逐渐消失,但却有众多充满魅力的佛教艺术品,被较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印度佛教及佛教艺术,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材料。在这些艺术品宝库中最受重视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就是雕塑,浮雕形式在当时是寺庙雕刻的主要装饰手段。
阿育王石柱雕刻,标志着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其历史进程中所迈出的第一步,而此后继续发展起来的佛教雕刻,则从这种与佛教相关的纪念柱雕刻,转向了以佛传和本生为主要题材,以佛陀为重要表现对象的塑造。早期王朝时期的佛教雕刻,由于受小乘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不以具体的人形来表现佛陀。
佛教对印度浮雕的影响
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因为舍弃了肉体之躯才得以进入完全的“涅槃”境界。此外,在当时的印度人心目中,佛陀是超越凡人的神,所以绝不能以凡人的姿态来显示佛的存在。从而在这个时期,所谓的佛像是不存在的。此期的佛教雕刻,表现得最多的是佛传和本生,这也是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题材。所谓佛传,是指有关释迦牟尼自诞生为悉达多王子起,直至悟道成佛最终进入涅磐的故事;而本生,则是指佛陀前世化身为人或鸟兽,自我牺牲,普渡众生的故事。在早期以本生故事为题材的雕刻中,佛陀都是以动物形象出现,显得温和平静,富于亲切温馨的人情味。而在表现佛传故事的早期雕刻中,佛陀则不以人形出现,只是用一些象征符号(如菩提树、台座、法轮、足迹等来代表。隐喻和暗示,是早期王朝时代佛教雕刻在表现佛陀时所惯用的 手法。在巴尔胡特窣堵波和桑奇大塔的塔门及围栏之上,有许多这一类的浮雕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早期佛教雕刻的面貌及风格特征作为神圣的象征,理想的人体造型为印度和古希腊人所认同,不同之处在于印度人强调人体的肉感,坦诚接受并歌颂肉体的存在。《约克西像》以优美的S形曲线,体现了合乎印度审美规范和艺术程式的标准的女性人体美,像所有代表印度教或佛教信仰的神像一样,该作品也表露出了惹人注目的性特征。这一切构成并赋予了印度浮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性爱雕塑与印度浮雕
性爱雕塑是印度文化中对生殖崇拜的一种外化,“性”不仅是印度文化中的审美议题,同时也是宗教命题。印度人把宇宙的起源归因于性欲,认为它是宇宙间的最高力量。正因为把性的问题上升到对生命终极问题的高度来思考,印度人似乎模糊了他们对性爱和对神的情感。在古代印度教中,性交与祭祀都是重要的敬神活动。寺庙里也有“嫁给神的女子”,即“神奴”,多姿多彩的印度民间舞蹈也由此起源。印度教有两大教派,即性力派与湿婆派,分别崇拜女性生殖力和男性生殖力。性由于被看作灵修的一种方式,是通往解脱的快捷途径而备受推崇与赞美,所以像克拉久霍神庙那样把“性”堂而皇之地雕刻在墙上的情况才会出现。那些凝固的欢爱场面与其说是刻在神庙上的人的欲望,不如说是众生对终极解脱的向往。
贵霜时代犍陀罗艺术最重大的变革,是创造了佛像,从而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不得以具体人形表现佛陀的禁忌。这与马鸣所创的大乘佛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大乘佛教允许民众礼拜佛像,从而使佛陀的形象具体化,并且使佛像雕塑得以产生。
所谓犍陀罗式雕刻,实际上是东西文化合璧的产物。犍陀罗自亚历山大入侵之后,一直与希腊方面来往密切,印度文化因而与希腊文化相融合,佛教艺术也因此带有希腊化的倾向。犍陀罗雕刻的风格样式与印度本土趣味大有不同,而且具有希腊雕刻风格的倾向,因而一般有“希腊一印度式”或“罗马一印度式”之称,作品的特点表现为佛陀多着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衣纹走向从右上往下倾斜,左手习惯性地抓握着大衣的一角,头发呈水波状或涡卷状,覆盖着肉暮,鼻梁与额头成一线,凹目高鼻,薄唇,蓄有两撇上翘的小胡须;菩萨穿裙,袒上身,上身往往搭裹一条布,从左肩搭于右手上,颈部饰有颈圈、项链、璎络等物,形体健壮,身材粗短,姿态有力,犹如年轻的男性武士,头发很浓,发型翻卷,为束扎头发,头发正中有方型饰物和大花卷,宝增在脑后结为四根,在两耳侧如蝴蝶般飞舞飘扬,耳朵上有耳饰。佛、菩萨像大多有同心圆形光背,下为四方形台座,台座四周刻供养人,左右为两个狮子,中间置水瓶花叶。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犍陀罗式雕刻随着佛教的传播,被引进了中国,形成了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主要形式。
印度浮雕与寺庙建筑
作为印度教寺庙建筑与雕刻的代表,克久拉霍现存的22座古庙可分为东群、西群和南群三部分:西群雄浑精美,东群器宇轩昂,南群雕刻精湛,最重要的一组是考古博物馆附近的西群。毫无疑问,克久拉霍古庙群是价值高超的建筑艺术杰作。该地区有大量的婆罗门教及耆那教寺庙,人们从那些独特的建筑和辉煌的雕刻中可以领略10世纪昌德拉文明鼎盛时的风采。这些寺庙虽分属婆罗门教和那教,但风格相似,都是在高高的基座上建起装饰繁缛的主建筑,与开有天窗的长廊相接。主建筑表面覆以彩会镶板,顶部有集束型带曲线的尖塔,其中最高的几座位于圣殿正上方。
每座塔都象征着凯拉沙山,即“天山”,是纳戈尔式寺庙特有的标志克久拉霍神庙群中最典型最壮丽的神庙,位于西庙群中。在约公元1018年~1022年间由维迪亚达拉敕建造而成这座建立在高台基上的浅黄色砂石神庙包括主殿、右绕甬道、会堂、过厅、门廊5部分。位于主殿东边的会堂、过厅与门廊上方的3个角锥塔顶,高度逐渐向主塔递增,轮廓曲线波浪起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造成了山脉涌动的效果,更显得主峰挺拔,气势壮观。神庙主殿与会堂外壁中间围绕着3层高浮雕饰带,饰带上雕满了男女诸神、蛇神、树神、天女、贵妇、舞女、爱侣、怪兽的群像。此外的每一处壁龛、柱间、拱门、托架,都装饰着各种雕像。据统计,这座神庙内外的浮雕总数共计872尊。那些妖艳娇媚的裸体女性雕像,仿佛鸣奏着一曲赞美女性魅力的交响乐章,所有的神庙都宏伟壮丽,刻满了表现各种神爱生活的人物雕塑,层层堆积在往天空延伸而去的小山式的塔身上,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
神庙所有基座和塔身,都装饰着精美的浮雕,造型生动,主题是妇女及性爱。女性形象有庄严的女神,有飞天而降的仙女,有奔放洒脱的舞蹈家,也有朴实的村妇,更有痴情热恋的少女,她们个个造型生动真实,豪放热情,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女神都体态丰满,既有写照她们日常生活情趣的,也有表现在仆人的帮助下,女神和男神交媾的场面,还有描述军队的雕刻,动物的雕刻。所有雕刻都栩栩如生,十分富有生活情趣。
博仟雕塑厂是专业且经验丰富生产浮雕厂家,从设计、泥塑、翻制、安装等整个浮雕制作环节完全自主可控,严格的品控制度,缔造完美品质。
北京6000平米综合型雕塑厂,专业的雕塑加工团队,全新铸造工艺结合艺术家细节展现。央美团队的浮雕设计,拥有众多广受好评的铜浮雕厂家案例,玻璃钢浮雕厂家案例等。